市商務局等9部門昨天發布《進一步促進北京老字號創新發展的行動方案(2023-2025年)》,提出到2025年,北京的“中華老字號”將達130家左右,“北京老字號”達300家左右,培育10個左右北京老字號集聚區。
今年8月,15家企業新認定為新一批北京老字號,北京老字號數量增至238家,規模日益壯大。此次發布的《方案》從保護、傳承、創新、發展四個方面,提出了老字號知識產權保護、原址風貌保護、文脈資源賡續、傳統技藝傳承、產品服務創新、技術工藝創新、營銷策略創新、集合展示創新、體制機制改革、老字號走出去這十大行動,進一步挖掘老字號潛力,滿足消費新需求。
根據《方案》,北京將加強對老字號的知識產權保護,新申請設立的企業、個體工商戶未經授權不可使用與老字號相同或近似的企業名稱。同時,加強原址風貌保護,加快推進對符合條件的老字號遺存開展文物認定和定級工作;涉及搬遷的需征求業務主管部門意見,確需搬遷的按照“拆一還一”或不低于原產權單位評估價值的原則予以補償;老字號企業可設置體現歷史文化的傳統匾額和楹聯,在建筑物外立面實體墻的適當位置,附著設置介紹老字號起源、歷史和企業特色的銘牌。
老字號是城市文化的“活化石”。為了讓文脈資源賡續,《方案》提出,加強對瀕危傳統技藝項目的搶救性記錄和保護,加快傳承人技藝影像收集保存,將老字號特色技藝納入國家級、市級傳統工藝振興目錄和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,支持老字號企業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。同時,支持老字號企業申報非遺傳承人,對代表性傳承人帶徒傳藝給予補助;支持老字號企業積極申報北京市技師大師工作室,鼓勵老字號工匠申報北京市政府技師特殊津貼。
《方案》還提出打造老字號產業園,探索建立老字號創新賦能平臺,對入園老字號企業給予政策優惠,鼓勵老字號抱團發展。同時,強化產業園公共服務樞紐和產業發展平臺功能,支持相關服務機構入駐園區,提供培訓、融資、展會、賽事、法律等服務。
體制機制改革方面,北京將支持有條件的國有老字號企業體制機制創新,從資金配套、考核激勵、人才建設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,激發老字號企業改革發展內生動力;探索推進符合條件的國有老字號企業混改,吸引社會資本盤活老字號品牌,實現品牌價值和資源優勢互補。
根據《方案》,到2025年,北京老字號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,品牌發展更具活力,文化承載力持續提升,宣傳渠道更加多樣,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,老字號企業整體營收或產值規模明顯擴大,總規模達到12000億元左右。將培育10個左右北京老字號集聚區,九成以上老字號企業實現“觸網”,七成以上開展直播銷售。(記者 馬婧)
(原標題:培育10個左右集聚區 規模達300家“十大行動”助老字號創新發展)